時間:2022-07-11 14:52:15 編輯:5號網-lj 0
現(xiàn)在離立秋節(jié)氣也不遠了,聽說在這天的時候那要貼秋膘吃餃子的,這里面包含著什么樣的寓意呢?立秋時有哪些風俗,這個節(jié)氣又是怎么來的呢?
立秋吃餃子的寓意是“搶秋膘”,餃子就是秋膘,立秋吃餃子可以體格健壯,補上夏天流失掉的油水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其意味著降水、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,趨于下降或者減少,自然界中的萬物也開始從繁茂生長趨向蕭條成熟。
立秋表示暑去涼來,要吃核桃。
每年的8月7日或8日,當太陽到達135°經度時,就被認為是秋天的開始。
2.嘉興的民間時尚是在立秋的這一天用吊秤稱孩子的體重,然后與長夏的體重進行比較。
3.古人視立秋為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,歷來十分重視這個節(jié)氣。
立秋應該吃餃子,立秋民間有“貼秋膘”的說法。過去民間對節(jié)氣多有講究,“民以食為天”,立秋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節(jié)氣,在北方地區(qū)民間普遍流行“貼秋膘”。這一天,普通百姓家吃燉肉,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、紅燜肉,以及肉餡餃子、燉雞鴨或紅燒魚等。
1、吃秋桃
江南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,桃子含鐵豐富,有一定的補血作用。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,每人一個,吃完把核留起來。等到除夕這天,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,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。
2、吃西瓜
在南方有“立秋啃秋瓜”的習俗,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,以防秋燥,久之形成習俗。民國時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記載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謂之啃秋?!币灿杏忧锾斓絹碇?。
3、吃茄子
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個傳說。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,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,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。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,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。這時,農民出來了,說元大都有習俗,立秋拾瓜不算偷。
4、北京“貼秋膘”吃肉
每年立秋,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,即“貼秋膘”。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柜臺前,選購肉食制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。一旦立秋,雖仍然很熱,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,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。于是就開始萌發(fā)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,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,吃什么呢?最解饞的是燉肉!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,所以叫“貼秋膘”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最熱標簽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